內地官方證實,首批艦載機飛行員共5人先後駕駛國產殲15飛機在「遼寧號」航空母艦成功完成起飛與降落訓練,艦機配合性能良好。
《解放軍報》昨日報道,艦載機起降是世界性技術難題,被比作刀尖上的舞蹈。
報道描述,處於實驗狀態的殲15,機身被塗為淡黃色,從陸上機場起飛後,飛臨「遼寧艦」上空,「降落瞬間的同時,機尾尾鈎伸出,在航行中的航母甲板上瞬間勾住阻攔索,戰機速度從數百公里時速迅速降為零,且艦上滑行距離不超過百公尺。」
培訓選拔機員 嚴如太空人
隨後,飛機還進行了滑躍起飛訓練,「飛行員將油門推至加力狀態,整個甲板微微顫抖,飛機全速衝向艦艏滑躍甲板,呼嘯而起。」報道稱,共5名飛行員先後成功完成指定訓練阻攔着艦和滑躍起飛,掌握了在大側風、低能見度、不穩定氣流等條件下的偏差修正動作要領。
海軍裝備部飛機辦副主任張洪濤透露,「首批殲15艦載機飛行員選拔培養堪比太空人,某些條件甚至更為嚴苛。」
張洪濤說,「首批艦載機飛行員年齡在35歲以下,飛過至少5個機種,飛行時間超過1,000小時,其中3代戰機飛行時間超過500小時,多次參加過軍兵種聯演聯訓、重大演習任務。」
「飛鯊」殲15 具多種作戰力
據了解,中國自主研製的殲15配裝兩台大功率發動機,實現機翼折叠,機動性好、載彈量多,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飛彈、空對空飛彈等武器,實現全海域、全空域打擊作戰能力,被喻為空中「飛鯊」。
殲15在航母上成功起降,意味着「遼寧艦」成為「真正意義」上的航空母艦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