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xt:忻肇康 Photo:徐煥傑、張文康 Design:陳洛
首先,特首曾蔭權去年八月份為其《施政報告》進行諮詢時,已同步展開預算案有關公共開支部分諮詢。可見預算案將會跟隨《施政報告》的步調,為已提出的措施撥款,讓相關政策順利推行。
再者,現屆政府任期只剩約五個月,其政策及措施能否在新一屆政府繼續推行,便是個大問號。故外界均相信今次預算案難言推出長遠措施,只為政府換屆作準備。
曾俊華早前兩度再其個人網誌上撰文,已隱隱透露出「最後預算案」的玄機。
曾先在今個月初發表的「堅守財政紀律符長遠利益」一文中提出,環球經濟在二零一二年仍然困難重重,歐債危機勢將拖慢歐洲經濟增長,甚至將整個歐洲推向衰退。
美國方面的經濟復甦緩慢,失業率維持在高位,也是不容樂觀。
曾俊華:網誌露口風
文中有提到歐洲經濟出問題並非一朝一夕,「上一代人開支無度,下一代人就被逼受累,上一代人大吃大喝,下一代人被逼勒緊肚皮」,曾俊華強調香港嚴守財政紀律,多年來積累一定的儲備,成為面對環球經濟危機的重要後盾。
由此觀之,新一份預算案將會繼續奉行「審慎理財」原則,大刀闊斧推出新政,或甚至再次向全民「派糖」機會相應降低。
可是按現時政府的財政狀況而言,新一份《預算案》還是有「還富於民」的空間。
政府消息人士透露,當局總結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的綜合盈餘,估計數字超過七百億元,比預算盈餘三十九億元多十七倍。
會計界也普遍預計,政府將會錄得四百七十至六百億的盈餘,主要是賣地收入和利得稅收入超出預期所致。
由於《預算案》提早發表,其正式諮詢亦較往年提早近一個月展開。
各黨派的立法會議員於去年底開始,已陸續和曾俊華會面並提出建議,當中以針對減稅退稅、經濟發展、民生訴求多方面居多。
如民建聯要求退稅和大幅提高免稅額,除了免收差餉外,也免徵地租。
新民黨上週與財爺會晤,提交該黨的建議書。
包括:政府退還九成薪俸稅,並將退稅上限由六千元增加至一萬二千元。
除此以外,該黨又提出向全港中小學生發放二千元課外活動津貼、設立在職人士進修配對基金等等。
整體建議預計涉及二十六億元經常開支。
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表示,現時中產欠缺政府資助,生活處境最為惆悵,故主張政府要照顧他們。他認為退稅將會是新預算案中其中一項主要紓困措施。
新民黨:要照顧中產
《預算案》雖未出爐,但外界早已預期其內容及措施都會以「舊招」居多。
除《施政報告》已提出的公屋免租兩個月,以及向綜援、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受助人「出雙糧」,合共涉款三十八億外,據了解,預算案將建議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,退稅上限為八千元。
此外,當局將調高市民供樓利息可扣稅的上限,紓緩置業人士的負擔;以及再次提高子女免稅額。
另政府亦會一如往年,寬免全年差餉。消息人士指出,政府推出的的措施,突顯預算案關注中產階層的重點。
另一方面,《預算案》亦會提出措施,扶助中小企。
消息指,當局將重推於二零一零年停止申請的特別信貸保證計畫,配合現行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,之前經審批通過,正在還款的中小企,可以再參加。
回望過去,曾俊華過去撰寫預算案時,往往因應庫房盈餘充足或民生困難,推出如退稅、電費補貼、公屋免租、綜援「出雙糧」、注資強積金等措施,幫助市民紓援生活困境。
惟這些措施大多數都屬一次性、且非長遠推行,全有可能因應經濟環境變動、政府政策改變而變成「過眼雲煙」。
不過,曾俊華在「派糖」的同時,對於增加政府經常性開支態度卻相當保留。
每當外界向當局提出較長遠的措施、增加經常性開支時,他並每每以「審慎理財」為由拒絕採納。
回望過去,不少黨派在預算案諮詢時,都會提就教育、社福等政策提出一系列建議,但只如石沉大海。
張國柱:要解決矛盾
政府如此保守態度,成為議員每年批評的焦點之一。
如去年四月立法會二讀辯論上一份預算案時,民主黨張文光批評政府坐擁巨額儲備下,仍然拒絕增加經常性開支,只以派錢了事,形容有關做法表面上是「藏富於民」,實際上是「懶惰無能」。
社福界張國柱亦批評,預算案只是延續派糖,沒有解決社會的深層次矛盾,形容預算案十分失敗。
歸屬保皇的田北辰也對此不滿,田直言財爺不願增加政府經常性開支,是每年預算案的最大敗筆。
他認為過去預算案提出的一次性措施只是治標,沒有解決社會上的問題。
他認為政府必須從經常性開支方面入手方能治本,稱「不要再鋪鋪清」。
今次預算案另一焦點,則落在全民派錢會否再次推行。
去年預算案建議注資六千元到全港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,引發罵聲四起,曾俊華在全民及「政黨一條心」的壓力下,注資款項只好變成「六千元計畫」。
珠玉在前,不少市民此都抱有期望。
然而,預算案或要令期望派錢的市民失望而回。
政府消息人士指,當局今年將不會再派錢,以免成為慣例,取而代之的是建議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,退稅上限為八千元。
更令大部分市民失望的是,多個政黨也表明反對派錢。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,今年庫房盈餘超過五百億元,希望政府推出更多針對民生的工作,特別是醫療和交通費方面。但是不應該再向市民派錢。
新民黨田北辰則認為全民派錢並不符合該黨理念,故不贊成再次推行。
公民黨的陳淑莊也支持政府不再派錢,強調公帑要用得其所,作出長遠準備。
曾蔭權:不派六千銀
在云云政黨政團反對聲中,唯獨社民連及人民力量獨排眾議。陳偉業於上週的特首答問大會上,即問及當局會否再派錢,並將金額加碼到八千元,還富於民。
曾蔭權回應時只提到社會有不少聲音,對去年度政府派錢做法有保留;不少政黨也不同意有關做法,曾俊華稍後會於預算案中再行交代。
曾蔭權回應當中有「不少反對聲音」,似乎暗示新一份預算案再派錢機會不大。
香港會計師公會稅務委員會主席劉麥嘉軒認同,現屆政府最後一份預算案,當局較難作出長遠的政策,可能只會集中解決目前的難題。
她預期新一份預算案應繼續有一次性的紓困措施,包括減免差餉,每戶每季上限一千五百元、退稅及增加電費補貼等。
她預料有關開支將涉款二百五十五億元,相信有助支持經濟。
但劉麥嘉軒同時指出,即使實際政府盈餘顯著高於預算,預計財政儲備高達六千四百億元,但也不應一次性、缺乏針對性地「派糖」。
评论